健康园地

您的位置: 首页 健康园地疾病防治详细

脑中风十大认识误区

发布时间:2016-12-04 00:00

  有一种病,它能在瞬间让人失去生活的尊严:口眼歪斜,四肢麻木,甚至瘫痪在床……
  
 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将在此生遭此截难;每2秒钟就有一人得此病;每6秒钟有1人因此病而去世;每6秒钟有1人因“它”而永久致残。
  
  这就是脑中风。
  
  下面,告诉大家脑中风防治中一些认识误区:
  
  误区一:我不会得中风
  
  很多人觉得,脑中风是老年病,我年轻,血压也不高,平时生活很注意,每年都体检,所以我肯定不会得中风。其实,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得中风,也不分性别。
  
  误区二:颈动脉筛查=脑中风筛查
  
  脑中风筛查是一个综合过程,脑血管、颈动脉等检查只是其中一部分。是否发病还要看它具不具有危险因素:一是行为因素,最大的危险是吸烟;二是精神压力;三是运动减少。疾病因素包括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等。
  
  误区三:脑血管检查正常,就不会患脑血管病
  
  脑血管病中,血管因素致使原因之一。有统计显示,五分之一的脑血管病其实来自心脏。所以脑血管筛查正常,并不意味着不会患脑血管病。
  
  误区四:有些食物或者动作是防止中风的灵丹妙药
  
  有人说,他有防病绝招,吃特殊食物,每天用犀牛角梳子梳头,天天运动等。有人说他每天在公园倒走1万步,预防中风。还有的人每天都在吃纳豆、卵磷脂、健身茶。
  
  对于养生保健来说,有时候规律生活甚至超过科学本身。预防中风最有证据的运动就是快走,但运动也是要有限度。
  
  误区五:阿司匹林可以预防任何中风
  
  医生推荐的阿司匹林因人而异,不是任何人都能吃。相关研究指出,一是已经发生过心脏病的人,二是45岁以上的女性,三是有多重危险因素,未来发生心血管病风险高的人才适用。不过,下列人员最好不用阿司匹林:血压很高不易控制的人;有出血性疾病的人;有脑出血家族史的人。
  
  误区六:药物有毒,保健品更安全
  
  保健品的安全性未接受科学评价,有确切疗效的一定不是保健品。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,而放弃安全性更好的药物,从而贻误病情。
  
  误区七:我病情轻,不用住院治疗
  
  很多人得了中风,觉得症状很轻,不需要住院。其实,即便是小中风,预后也常常不如人意,死亡率和复发率都较高,因此出现小中风一定要重视。
  
  从社会角度来讲,短暂的和轻微的中风治疗价值更大。小中风治好了就是正常人,不治疗的话可能就变成真正的中风了。
  
  误区八:血压高时服药、血压正常时就停药
  
  很多高血压病人经过治疗,血压降到正常后就立即停药,停药后血压又升高,再使用药物降压,这种间断和无规律的治疗,不但造成血压较大的波动,而且加重了动脉硬化,增加了中风发生的危险。
  
  误区九:他汀类药物只是降血脂,血脂达标后即停药
  
  他汀类药物不仅仅是降脂药,也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,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才能见效。因此,如果没有其他禁忌症,一般他汀类药物应该长期服用。
  
  误区十:我病好了,不用吃药了
  
  中风的复发率很高。5年复发率是30%,1/3的人因为复发而再住院。做过ESSEN中风风险评分量表的患者,得分越高的人越要坚持吃药。中风后即使肢体康复了,血管也不一定好转,应该坚持服药。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脑中风十大认识误区
就诊流程 住院流程 价格公示 医保指南 乘车路线 健康科普 投诉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