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草本芬芳】药食同源之赤小豆
赤小豆,又名红小豆、赤豆、朱豆,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成熟种子,全国各地均有栽培,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有行血补血、健脾祛湿、利水消肿之效,可药食两用。
我国是世界上赤小豆产量最大的国家,也是主要出口国。其利尿通淋、除湿退黄之功应用历史悠久,成方较多,如《圣济总录》中赤小豆汤、《伤寒论》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、《圣惠方》中赤小豆散等。现代研究发现,其治疗急性肾炎、肝硬化腹水、水痘、腮腺炎、炎性外痔、皮肤病等疾病效果良好,同时还有抗氧化和雌激素样等多种作用。
赤小豆功能与主治
利水消肿,解毒排脓。用于水肿胀满,脚气浮肿,黄疸尿赤,风湿热痹,痈肿疮毒,肠痈腹痛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言其“消热毒痈肿,散恶血不尽,烦满,治水肿及肌胀满”。《食疗本草》言其“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,散气,去关节烦热,令人心孔开,止小便数”。
赤小豆适宜人群
赤小豆的营养价值非常高,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。医药界认为,赤小豆虽然无毒,但是人们的体质各不相同,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以赤小豆为营养品。如小孩平素吃东西较少,食欲不佳、营养欠佳、大便稀溏时,就不宜食用赤小豆。如果成人体质虚弱,正服用补益作用的中药时,就不宜食用赤小豆,否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。小儿消化功能较差,虽然体质适宜于食用赤小豆,但也不能进食太多,导致消化不良。
赤小豆能通利水道,故尿多、身体消瘦之人忌食。晋代名医陶弘景说赤小豆:“性逐津液,久食令人枯瘦。”《食性本草》载赤小豆:“久食瘦人。”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赤小豆,其性下行,久服则降令太过,津液渗泄,所以令肌瘦身重也。”故而也不宜久食。
赤小豆药膳食谱
三豆西瓜翠鸭汤
原料:绿豆、白扁豆、赤小豆各50克,西瓜皮1000克,广陈皮15克,水鸭1只(约750克),调味品适量。
做法:先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,洗净斩大块,放进加有陈皮的沸水中稍焯过,捞出冲净血沫;西瓜皮刮净表皮及红瓤,洗净切大块,然后连同其他洗净的食材一齐放入砂锅内,加3000毫升清水,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,调味即可。
功效:这道汤有良好的健脾益气、开胃消食、清热解暑、祛湿解毒等作用,适合一般人群在炎夏酷暑时节食用。
三豆沙葛排骨汤
原料:白眉豆50克、白扁豆50克、赤小豆50克、沙葛500克、无花果4个、猪排骨300克。
做法:先将猪排骨洗净,斩小段;沙葛剥皮,洗净,切厚块;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起置于砂锅内,加入清水2.5升,白酒少许,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一个半小时,精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 汤性平和,有良好的健脾滋肾、益气养血、滋阴生津、利湿解毒等作用,适宜夏天一般人群服食,也可用于脾肾不足、水湿运化不利,或肺胃热盛、阴津不足所致诸症的辅助治疗。
}z|
o" `le G1+%xrN3C+}ŧų/{Á"_4_SzL^R#5!~=ݱD]R[&0rC96t-FEbʚqOB
pRBÐcI=CIhm煲汤是个宝 清热解暑、除烦祛湿、生津止渴人民网
[4]三款粥方帮助祛湿气人民网
图片 | 来源网络
文字 | 汤思庆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