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园地

您的位置: 首页 健康园地疾病防治详细

沉默的“骨骼窃贼”——骨质疏松

发布时间:2025-10-20 17:05 本文来源: 肾病内分泌科

一、什么是骨质疏松?

医学定义: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,它的主要特征是骨量低下、骨组织微结构退变,导致骨脆性增加、骨折易感性升高。

简单理解:骨头里的钙等矿物质和骨基质大量流失,导致骨骼内部变得空洞、脆弱,如同被虫蛀空的木头,即使轻微的外力也可能导致骨折。

二、骨质疏松有哪些临床表现?

疼痛、驼背、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。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。

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,通常在日常负重、活动、弯腰和跌倒后发生。

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,轻者影响机体功能,重则致残甚至致死。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、髋部和手臂。

三、骨质疏松有哪些后果?

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40-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.2%,50岁以上人群为19.2%,65岁以上则达到32.0%。其中,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为32.1%,是男性(6.0%)的5倍多,65岁以上女性更是达到51.6%。

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,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。髋部骨折发生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%。幸存者中半数永久残疾,生活质量断崖式下跌。

正因为其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,直到骨折才被发现,因此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或“骨骼窃贼”。

四、哪些是高危人群?

如果您符合以下情况,就需要特别警惕:

中老年人:绝经后女性(雌激素水平下降,骨量流失加速)和≥50岁男性。

有家族史:父母有骨质疏松或髋部骨折史。

生活方式不健康:

偏食、营养不良:饮食中钙和/或维生素D缺乏(光照少或摄入少);

缺乏运动:长期久坐、卧床。体力活动少;

不良嗜好:吸烟、过量饮酒、过量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、浓茶。

低体重或体型瘦小。

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:(炎症性肠病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肝肾疾病等);

长期使用某些药物:如糖皮质激素、部分抗癫痫药等。

五、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

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,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。峰值骨量越高,就相当于人体中的“骨矿银行”储备越多,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,程度也越轻。

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,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。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,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。

1、均衡饮食

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,低盐饮食。

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戒烟、控制饮酒、防止摄入过量咖啡因和高磷饮料、少饮浓茶以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。

2、坚持运动

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,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,使骨骼更强壮。

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,改善平衡功能,减少跌倒的风险。

步行或跑步等提高骨强度,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和保持最大的骨强度。

3、增加日光照射

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,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。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。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。

4、预防跌倒

老年人90%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。可适当予以柔韧性训练,如瑜伽、太极、八段锦等,这些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,有助于减少跌倒的风险。

此外,低体重与过度肥胖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不利影响,也更容易发生跌倒,导致骨折风险增加,因此维持体重指数平衡也很重要。

5、定期检查与药物治疗

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,以便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。

针对已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的老年人,应当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合理采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。

文字 | 梁宏【肾病内分泌科】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沉默的“骨骼窃贼”——骨质疏松
就诊流程 住院流程 价格公示 医保指南 乘车路线 健康科普 投诉建议